分紅險到底是什么?可分配盈余怎么來?
作者:金融圈2023-04-28 11:21:24
分紅險作為紅極一時的保險種類,很多人都被套了。分紅險的宣傳廣告都寫得很吸引人,只需交十萬,若干年后,賬戶數字就輕松變成百萬級別。錢生錢的能力從來都沒有如此簡單粗暴地體現過,因此不少人陷入坑中。接下來我們來了解一下。
分紅險到底是什么?
分紅,則是把保險公司或者該類分紅險產品全年產生的利潤,挖出一塊作為“可分配盈余”,也就是一塊“大餅”,讓投保人按各自份額比例“分大餅”。
1、可分配盈余是怎么來的?
可分配盈余是該產品全年利潤的一部分,而保險產品利潤就三個來源:死差,利差,費差。
死差,是實際死亡率和預計死亡率的差別,而產生的損益。
比如按照生命表,每1萬人里每年預計有1個賠付。假設保險公司今年銷售了100萬張保單,按比例應有100個賠付案例。但是年底一看,今年只發生80個賠付,那少賠那20份保額,就是“死差益”。
利差,是指保險公司資金的實際收益情況和預計收益情況的差異。
比如按照預定利率,保險公司投資預計收益是3.5%,但沒想到經濟大環境回暖啊,年底一看實際收益率居然有4%,那多出來的0.5%,就是“利差益”。
費差,是保險公司實際運營費用和預計運營費用的差額。
比如年初定的全年運營成本預算是2000萬,年底發現預算沒花完,剩了300萬,那就是“費差益”。
這“三差”加起來,就組成了分紅這張“大餅”。
然而,在國內保險市場,各家保險公司的“死差”不會相差很大,畢竟都是用同一個生命表做產品設計。
“利差”也不會有顯著差異。國內保險資金的投資方向和范圍,都受到銀保監會的嚴格監管,大比例是穩健投資,所以風險有限,收益也有限。
至于“費差”嘛,事在人為。賺錢不容易,花錢還不容易嗎?所以基本可以忽略。
總體而言,國內保險公司的分紅水平差別不會太大。
2、份額是怎么確定的?
不同的產品有不同的規定,但總體上還是很好理解的——保額越高,賬戶存續時間越長,或者累積的保單賬戶價值越高,占的份額就越大唄。但當你問占多少的時候代理人就會跟你說:抱歉,保單太多,涉及各種因素過于復雜,算出來了你也看不懂。
以上就是關于“分紅險到底是什么?”的相關內容介紹,想要了解更多的小伙伴,可以關注小編的動態。
分紅險可分配盈余保險
注:文 / 金融圈,文章來源:金融圈;本文內容僅代表其個人,不代表本站觀點和立場。